,能够以极低的投入满足中小学科学教育需求,同时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安全防护,解决传统气象设备“昂贵、复杂、不安全”的痛点。传统专业气象站单套价格普遍在5万元以上,且需专业人员安装维护。
而教学简易气象站通过简化功能(如仅保留温度、湿度、风速、雨量等基础参数)与采用国产低成本传感器(如热敏电阻测温、压电陶瓷测雨),将单套成本压缩至2000元以内,较专业设备降低96%。例如,某乡村中学通过引入教学气象站,学生可自主记录每日气温、降水数据。
结合地理课分析“本地气候特征”,而此前因设备昂贵,该校长期依赖理论教学,学生实践机会为零。其模块化设计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灵活性。设备采用“积木式”结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显示屏等模块可独立拆卸,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自由组合。
例如,在“气象与农业”主题课中,教师可只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引导学生探究“作物生长环境”;在“自然灾害”主题课中,则添加风速、雨量传感器,模拟“暴雨预警”场景。此外,设备支持多组数据同时采集,班级可分组监测不同区域(如操场、花坛、教室),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微气候”概念。
在2025年某市科学竞赛中,使用教学气象站的学生团队通过分析“校园不同位置湿度差异”,提出“增加绿化降低热岛效应”方案,获市级一等奖,而传统教学组仅能完成理论答题。某初中在 “校园气象观测” 综合实践课程中,将学生分为 10 个小组,每组使用一套教学简易气象站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观测活动。
过程中,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有小组因 “观测员” 忘记记录数据,导致当天数据缺失,经过讨论后调整分工,增加 “数据核对员” 角色;有小组在绘制图表时出现分歧,通过共同查阅资料、请教教师,最终达成共识。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评分提升 50%。
80% 的学生表示 “学会了如何与同学配合完成复杂任务”。此外,各小组还需将观测成果制作成 PPT 进行班级汇报,汇报过程中,学生不仅展示了气象数据与分析结论,还分享了小组协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表达能力与总结能力也得到锻炼。实际应用中,某教育集团在旗下 20 所中小学推广教学简易气象站。
通过融入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标率从 70% 提升至 95%,团队协作项目完成质量评分提升 35%;同时,依托气象站开展的跨校 “气象数据对比” 活动,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共享观测数据、共同分析区域气候差异,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协作范围与视野。这种以实践为核心、以协作为纽带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为其未来适应社会、参与团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辛巴妻子接管账号首播4小时销售额达10亿,宣布永久退网的辛巴“现身”直播间,回应“5次退网4次复出”争议
乌官员:乌愿与俄在领导人层面直接对线张纸巾擦拭 老板娘怒发视频:太浪费
乌官员:乌愿与俄在领导人层面直接对线张纸巾擦拭 老板娘怒发视频:太浪费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E5 Sportback登陆成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