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以下简称“省实琶洲学校”)迎来首批小学、初中新生,校园内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这标志着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省实教育集团”)首次在海珠区落地办学,百年省实的优质教育基因与海珠区的创新活力正式碰撞融合。作为省实与海珠区教育局合作创办的九年制公办学校,此次办学不仅填补了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的空白,更以“数智教育”为突破口,为广州义务教育阶段探索未来教育新范式写下开篇,对满足区域内群众“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推动海珠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省实琶洲学校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奋勉街66号,临近2025年6月底开通的地铁12号线赤沙北地铁站,地处琶洲南TOD地段、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域,周边汇聚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等头部企业,创新氛围浓厚。学校为海珠区属公办九年制学校,2025学年开设2个小学教学班、6个初中教学班,采用“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电脑派位”的招生方式,确保教育公平性。
校长钟民在采访中介绍,学校以“循循善诱、生生不息”为教育理念,以“踏实、民主、活力”为管理核心,在传承省实“爱国、团结、求实、创新”校训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三省吾身、知行合一”的校风、“善教、师范、宽纳”的教风与“善学、能动、敢悟”的学风。其核心特色聚焦“AI人工智能辅助教学”,通过与云蝶科技、中国移动等数字化教育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全学科、多维度数字教育引领的新型课程体系:一方面,打造AI课堂诊断、AI辅助教师备课资源生成系统,同时开设学生AI人工智能体验课程,融入3D打印、融媒体创作等实践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借助平板、智能笔实时观测学生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既提升教学效率,也让学生深度参与信息化学习。
钟民还特别强调,学校重视学生身心健康,除课堂学习外,还将安排丰富的户外游戏、体育运动与文娱活动。“我们特别鼓励学生课间、课后在操场奔跑,在阳光下亲近自然,实现学习、生活与运动的有机融合。”钟民说。
在育人目标上,省实琶洲学校始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家长的共生发展”,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学子,计划建成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并打造全国数智教育创新标杆校。
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支撑。据介绍,学校管理团队由省实本部与海珠区共同派出,包括省实培养的钟民校长、陈铿副校长、周静副校长,以及熟悉海珠教育的专家型教师陈慧迎副校长,均具备丰富的办学与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教师团队则采用“省实选派+海珠遴选+社会优聘”模式组建,涵盖省实本部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广州市名教师、海珠区名教师,以及全国高校优秀毕业生、世界名校硕士生,其中近九成教师拥有省、市属学校任教经历,教学经验扎实。
同时,学校与省实教育集团保持深度联动:小学、初中各学科均邀请省实本部资深教师担任教学导师,从“教、学、研”三方面全面指导;师生可参与省实本部及集团内其他分校的社团交流、科技活动与教研共建,共享省实在社团活动领域的优质资源——省实社团项目在全市、全国乃至国际赛事中均具备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
对于省实琶洲学校的未来发展,海珠区教育局与省实本部均寄予厚望。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志军在致辞中用“三句期盼”表达信心:一是“卓越合作必将生而不凡”,他认为,省实的优质教育基因与琶洲的创新活力深度融合,是“优质教育资源与一流中心城区共建共享的典范”,将为区域教育注入新动能;二是“强师队伍必将超越不凡”,强调海珠区将持续倾注优势资源,支持学校高起点发展,不负学生与家长的期盼;三是“锐意进取必将创造非凡”,希望学校锚定“全省乃至全国素质教育标杆校”目标,争当区域教育改革“试验田”,成长为海珠教育的“靓丽名片”,同时寄语教师“恪守育人初心”,用专业与爱心点亮学生未来,鼓励学子“立高远之志”,珍惜学习机会。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则从百年省实的文脉传承与集团化发展视角,强调了省实琶洲学校的特殊使命。他表示,省实自2005年开启集团化办学探索,目前已形成“一校四区八分校”格局,琶洲学校是集团扎根海珠数字经济核心区、探索未来教育的“新起点”,不仅承续省实百年荣光,更要成为“省实素质教育的先行军”“海珠老城市新活力的教育实践”。他对首批教师嘱托,要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首批学子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怀“进取之心”,利用学校先进的AI课程与创新环境,敢于探索、转化创新成果;二是存“敬畏之心”,遵守校规校纪,以良好习惯筑牢成长基石;三是揣“家国之情”,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民族复兴大业,勇担时代使命。